找到相关内容523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李炳南答:杀害毒蛇毒虫一类的动物是否犯戒?

    李炳南居士答:他不犯人,何必害他?既起杀心,又作杀行,非犯戒而何?岂不闻安禅可制毒龙,说法能驯猛虎乎?纵力不及,对此凶毒众生,防之避之可矣。如必执着杀掉,方为究竟除害,然则凡受邪淫戒者,何不尽将生殖机构一例宫去?以此为邪淫之工具也。思此便释然矣。

    李炳南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09235189562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周日讲经——《四十二章经》之六

    度脱一切众生心,众生若无种种心病,佛也无需细说一切佛法了。 佛言:“观天地,念非常;观世界,念非常。”其目的都是在破除众生执着。众生最大的执着莫过于“我执”,一切烦恼祸患、罪恶等,皆因我执而起,我执是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重庆华岩寺周日讲经——《四十二章经》之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1/14130818956.html
  • 修行路上真正的回报是求不来的

    我们都要远离世间八法,远离快乐和痛苦,并不是我们不能得到快乐,这其实是一种方法。    什么叫远离世间八法,什么叫远离快乐与痛苦?我们特别执着快乐,而去追求快乐;我们特别执着痛苦,而要逃避痛苦,这样的话我们永远脱离不了痛苦,我们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快乐。怎么才能解决?我们不能执着快乐,更不能追求快乐;我们不能执着痛苦,更不能逃避痛苦。我们不执着快乐,不追求快乐,快乐就来了!这就是一种快乐,无比的快乐!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修行|回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09231819710.html
  • 心理的活动就像能致人于死的眼镜蛇

    事情就是如此!如果你聪明的话,就别去惹它。 同样地,就让那些不好的和好的顺其自然——依它的本性而随它去。不要执着喜欢和不喜欢,如同你不会去打扰眼镜蛇一样。 一个聪明的人,将会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在他心中升起的种种情绪。 当善的情绪在心中生起时,让它自是善的,并且了解它的本然; 同样地,我们也让恶的自是恶的,让它顺其自然。不要执着,因为我们什么都不要! 我们不要恶,也不要善;我们不要负担和轻松,乃至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575463.html
  • 达真堪布:能放下是智慧,不放弃是慈悲

    不可能的,所以一定要认真。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,无论修什么法都要认真。认真不是执着,这两个在实际行动中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分清楚。要认真,但是不能执着;要放下,但是不能放弃。现在很多人把这些混在一起,没有分清楚,把放下当作放弃,把认真当成执着。一说“不能执着”,就不认真了,无论做什么事、修什么法都不认真了。不认真是罪过,不执着是解脱,这两个不一样。一说“放下”,就都放弃了,家也扔了、孩子也不管了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976203.html
  • 能放下是智慧,不放弃是慈悲——达真堪布

    不能这样,如果这样的话,解脱成佛很难,几乎是不可能的,所以一定要认真。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,无论修什么法都要认真。认真不是执着,这两个在实际行动中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分清楚。要认真,但是不能执着;要放下,但是不能放弃。现在很多人把这些混在一起,没有分清楚,把放下当作放弃,把认真当成执着。一说“不能执着”,就不认真了,无论做什么事、修什么法都不认真了。不认真是罪过,不执着是解脱,这两个不一样。一说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0976411.html
  • 问:哪种善行功德大?哪种善行功德小?

    佛陀教导:“不净施的功德,不及行慈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。” “不净施”指的是为得名闻,为上天堂,为来生貌美财富,或为获得五欲享乐而布施,这种贪染的布施不外是执着罢了!有执着的布施虽然仍称为布施,但它的功德不及行慈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。 “行慈”不是基于自利,而是为了利他,普遍关爱所有的人。由慈悲心而生的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3277556.html
  • 惟觉法师答:打坐时出现幻境,该怎么办?

    惟觉法师答: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,都不要执着。告诉自己,这是识心幻现,要坚住正念。即使是好的境界现前,也不要理它,《楞严经》讲:“虽有圣境,莫作圣解,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...前时,也不要执着,《金刚经》讲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常常有幻境现前,就诵《心经》,或是诵《金刚经》,幻境就会灭掉。修行要无所求,无所住,就不会被幻境...

    惟觉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20472080680.html
  • 能放下是智慧,不放弃是慈悲

    可能的,所以一定要认真。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,无论修什么法都要认真。认真不是执着,这两个在实际行动中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分清楚。要认真,但是不能执着;要放下,但是不能放弃。现在很多人把这些混在一起,没有分清楚,把放下当作放弃,把认真当成执着。一说“不能执着”,就不认真了,无论做什么事、修什么法都不认真了。不认真是罪过,不执着是解脱,这两个不一样。一说“放下”,就都放弃了,家也扔了、孩子也不管了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60595018.html
  • 释迦牟尼眼里的宇宙与生命(节选)

    :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。  无常中求恒常,毛病出在哪里呢?  我们想要谁永恒?是“我”。  那么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“永恒”,是不是我们人最深的贪念和执着?  疾病、年老和死亡就在我们的心中,也就是...历程。  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内心对“我”的执着,“我”产生全部的痛苦烦恼。  2.无处不在的无明   成道以后,佛陀并不认为生命存在真实的痛苦烦恼,只是人类的迷失和愚昧遮蔽了真理的光芒,于是有了烦恼...

    陈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5044498.html